简介:运营方法论,它是构建运营工作的基础,是指导操盘项目的明灯。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,在遇到瓶颈时,需要方法论帮助梳理思路,找出突破点。否则,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,凭直觉来做事了。很多朋友抱怨,运营缺乏自己的工 ...
运营方法论,它是构建运营工作的基础,是指导操盘项目的明灯。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,在遇到瓶颈时,需要方法论帮助梳理思路,找出突破点。否则,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,凭直觉来做事了。 运营的本质是什么?运营的核心本质,也可以说是底层逻辑,是 “满足目标用户‘以为的’那些需求”,在这里可以拆分成三部分:目标用户、“以为的”、满足需求。所以可以说,想要运营的全部工作,都要从这三块入手,在这三部分下,可以拆分成更详细的运营工种下面逐个进行介绍:目标用户即找到那些目标用户群体。基本也就是用户运营的一部分工作,如用户分析、调研等,确定“什么是目标用户”;在确定之后进行推广,也就是“找到那些目标用户”,这基本就是渠道运营,市场推广的大部分工作了。“以为的”这里以为的,可以解释为“用户本来有但不自知,被运营激化后的”,注意,这里是有而不自知,并非没有,因为没有的话是无论如何无法激发的,比如你不可能给一个光头售卖洗发水,只有有而不自知才可以想办法激发,如光头的人换成脱发的人,就还是可以卖的,因为可以主打生发的点。也可以理解为比“产品运营”更深层次的挖掘潜在需求,如果想做好的话,需要深入人心了解用户需求及心理,甚至是挖掘人性的弱点。结合马洛斯需求与“七宗罪”(傲慢、嫉妒、愤怒、懒惰、贪婪、淫欲和暴食),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适合的点。马洛斯五层需求:
满足需求这里的需求可以理解为常规需求,刚需,及可以稍微挖掘的需求。更多是从功能性考虑,而第2点更多从用户主观性上考虑。以医疗行业举例,一个生病在线挂号的用户,后面可能也会产生在线购药的需求,基本就算是这个范畴;如果说一个在线挂号的用户,产生购买保险或体检的需求,基本可以算是第二类了。这部分基本涵盖了运营的常规工作。用户运营、及产品运营的大部分工作都属于这个阶段。(第2点与第3点之前,界限并不是很清晰或一成不变的,在工作中常常会互相转变,至于如何鉴别,其实意义不大,此处介绍只是为了构建对运营本质的理解)运营与产品相辅相成文中所说的产品,其实不局限与app,而是广义的产品,其定位更偏向于是运营的载体,比如一个小程序,一个发布内容的平台等等都是产品。在运营过程中,有的产品是可以改变的(自主研发),有的产品是无法改变的(第三方内容平台)。但是,对于不可改变的产品,也只是技术方面无法迭代,而非产品本身无法合作。一、以目标为导向的运营步骤拆解及策略拉新的核心本质,是“找到目标用户,满足需求,引导其注册使用”;可以拆解为关键行动点:“找到目标用户”、“满足需求”,“引导其注册使用”想要做拉新,无外乎从以上三点入手考虑。1. 关于“找到”这里的核心是“找到目标用户”,又包括“质”和“量”两点。从“量”入手很好理解,无外乎是流量曝光等等。需要根据现有的运营方式具体分析,是否是在目前资源下,可曝光推广的最大化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需要盘点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,以扩大推广及曝光量?从“质”入手,是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的精准度,如果在这个环节做扩大用户池,需要考虑:
2. 关于“满足需求”这个环节的核心是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。想要在这个环节进行拉新,需要产品与运营的完美结合,产品上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拓展,而运营基本扩展用户需求,主打上文所说的“以为的”这一点。3. 关于“引导注册使用”在这一步,基本是属于提升转化率,主要问题是产品注册流程是否简单清晰,运营手段辅助引导注册等,对于后者,在很多运营经验贴中都有分析,在此不加赘述。综上所述:我们可以根据案例来看,如果想要做拉新,需要制定哪些运营策略。案例分析:一个以主要面对母婴群体,定期产出健康科普内容的微信公众号(订阅号),想要做拉新,可以有哪些方法呢?我们根据以上的步骤来分析:首先,如何找到“目标用户”,运营策略有:扩大推广效果/曝光量:花钱的方法有广点通,自媒体联盟、微信广告等方式推广(具体要看企业资源及预算); 不花钱的方法有资源置换互推、在各大母婴类社区发帖(水军)、微信小号(社群)拉人等。扩大用户目标范围:就是刚才文中所举例的,是不是可以推一些孕产相关的内容,把这些准母婴用户吸引进来;可以推些老年人关心的内容,把这些非母婴用户,但是帮助子女带娃的用户也吸引进来。其次,如何“满足需求”,这里我们的产品是公众号,而产出的功能点则是内容。运营策略有:产出优质内容:内容质量“产品”满足需求的核心,对于如何优质的内容,感觉可以另写一篇,本篇专注策略方向,因此这里不再多说。强化内容分享引流:根据上文所提的“产品广度拓展”,已经在扩大目标用户范围中所提,因此内容引流主要是从产品的深度考虑,如果让用户把文章愿意分享出去?其实也是上文所提的产品导向,更多从内容本身考虑:
|